说走就走:船头寨人的石文化
我对恩施旅游景点可能不是特别感兴趣,但对船头寨这种似景点又非景点的地方却喜欢得不行,所以我决定是时候邀约几位朋友踏访那里了,就从船头寨人的石文化开始吧!
整个船头寨遍布石英砂石,船头寨人对这种石头的利用发挥到极致,我们从船头寨山东面山脚出发,首先到了天缘桥。天缘桥是鸡头沟上的一道石桥,一磴大石伫立沟中,将沟水一分为二,旧时建桥匠师采石为梁,搁置在沟两岸与沟中的大石上,形成两道桥面,每道桥面由两条石梁组成,每条石梁长约一丈有五,宽、厚两尺以上,重达数吨,很难想象在没有现代化施工设备的过去,工匠们是怎样将石梁安装上去的。
大石上立有建桥功德碑,由3道碑柱两块碑面组成,碑顶上另设一横额,上刻“天缘桥”3个大字,两块碑面上刻有碑文,记述了建桥经过与捐资者名单,落款“咸丰五年”,告诉我们石桥建于公元1855年,距今150多年历史。距天缘桥不远是马龙河上的马龙桥,与天缘桥一样,也是利用河中的巨石为桥磴,不过桥孔不是用石梁搭建,而为石拱,双拱半环,如玉带伸展,稳键中透出秀美气概。马龙桥的东头为船头寨山上六也岩的路口,西头则是重庆万州地界。
六也岩卡门距天缘桥不远,位于318国道西侧船头山麓,沿石级古道上行约一华里即到“富官寨”摩岩石刻,石刻旁岩壁上从右至左横刻“六也岩”3个大字,再向上攀登一段路便到了卡门,只见石砌之门临空而立,锁上下之险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上之势。
门柱上一副对联颇有气势:“十二危峰东川保障;五千远路南浦雄关”。这是我们接触的船头寨山第一道卡门,据传船头寨山有32条小路,72道卡门之说,现存还有20余处。在以后的考察中,我们没有去过所有存在的卡门,但先后到了罗家岩、横连寨、苕坪、红岩寺、观音岩卡门。这些卡门选点之险,砌筑之巧,无不令人惊叹。所有卡门的设置,即便在现代,也是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经济并不发达的古代,不知有多少人的节衣缩食,血汗艰辛,才有这一伟大遗迹的存在。在对众多的卡门考察中,我们眼见之余,脑海里反复回放的是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历史画面。
在踏访罗家岩卡门的同时,我们造访了罗家岩居。所谓居通俗地说就是住岩洞,这是人类居住史上不可避免的一个程序。人类从猿变成人经历了树居到居再到半居直至屋居各个阶段,在人类社会进入经济文明后,住岩洞只是少数穷人一种无奈的居住形式。但船头寨人住岩洞仿佛并非经济原因,而是对住岩洞情有独钟。
据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全山还有100多户住岩洞。当政府在扶贫工程中帮扶他们迁出岩洞时,许多人不愿意,这是因为船头寨人住岩洞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他们是利用岩洞的凹陷部分建房居住,这种居住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约建房材料,房屋后部墙壁与瓦可以节约;二是在岩洞中建屋,三面有依托,房屋更能遮风避雨稳固耐用;三是大多岩洞里有出水,周围森林环抱,可谓柴方水便。
船头寨山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众多的岩洞,也为人们在岩洞中建房提供了方便,当然也不排除与船头寨人的亲石习俗有关,这在我们以后的踏访中得到印证。现在船头寨只有少数几户人住岩洞屋了,如罗家岩这户人家,后人都搬出去建了新房,两位老人依然顽固地坚持着不走,7排间的屋加上后屋共十多间,猪拦牛圈一应俱全,岩缝流出的清泉自动流入灶屋里的水缸与屋外的洗衣池,给人一种奢侈而又欲神欲仙的感觉。
同时我们注意到船头寨人即使住岩洞屋,也是讲究风水朝向的,因岩洞地势的局限性岩屋朝向不能与风水相容,如“坟打包和屋打垭”,于是船头寨人也有调济办法,他们将中屋大门斜建开成“错牙包谷”门,如罗家岩岩屋即是如此也是一道让人品味的风景。
因为有亲石情结离开岩屋居住的船头寨人,依然以石头作为建房的主要材料,并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无所不在的石文化,包括各种石质用具,这在我们的踏访中无时不见。
建屋用巨大的石块下基脚,砌保坎、院墙,用石磉凳立柱子,甚至门前亮柱下半载全部用竖立的石条,而猪栏牛圈几乎全部用大石条码砌而成,石桌、石凳、石桶、石盆、石缸、石火盆、石槽家家皆是,让人感觉这些房屋杂舍只是岩屋的过渡,但却抛弃了岩洞屋的粗放简单,上升到人文精华的高度,以大田庄谢家大屋与吴家祠堂为例,船头寨的匠师们用线刻、圆雕、镂空雕各种技法,将石柱础、石门、石天井等房屋配套设施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大田庄谢家大屋正屋阶檐下,我们见到雕琢镶嵌在阶坎上的石壁,上刻“朱子治家格言”,字体秀美,刀工精湛,洋洋洒洒数百言,让人陡生心灵的震撼,这不仅仅是船头寨人石艺的表现,更是船头寨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
整个船头寨遍布石英砂石,船头寨人对这种石头的利用发挥到极致,我们从船头寨山东面山脚出发,首先到了天缘桥。天缘桥是鸡头沟上的一道石桥,一磴大石伫立沟中,将沟水一分为二,旧时建桥匠师采石为梁,搁置在沟两岸与沟中的大石上,形成两道桥面,每道桥面由两条石梁组成,每条石梁长约一丈有五,宽、厚两尺以上,重达数吨,很难想象在没有现代化施工设备的过去,工匠们是怎样将石梁安装上去的。
大石上立有建桥功德碑,由3道碑柱两块碑面组成,碑顶上另设一横额,上刻“天缘桥”3个大字,两块碑面上刻有碑文,记述了建桥经过与捐资者名单,落款“咸丰五年”,告诉我们石桥建于公元1855年,距今150多年历史。距天缘桥不远是马龙河上的马龙桥,与天缘桥一样,也是利用河中的巨石为桥磴,不过桥孔不是用石梁搭建,而为石拱,双拱半环,如玉带伸展,稳键中透出秀美气概。马龙桥的东头为船头寨山上六也岩的路口,西头则是重庆万州地界。
六也岩卡门距天缘桥不远,位于318国道西侧船头山麓,沿石级古道上行约一华里即到“富官寨”摩岩石刻,石刻旁岩壁上从右至左横刻“六也岩”3个大字,再向上攀登一段路便到了卡门,只见石砌之门临空而立,锁上下之险路,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上之势。
门柱上一副对联颇有气势:“十二危峰东川保障;五千远路南浦雄关”。这是我们接触的船头寨山第一道卡门,据传船头寨山有32条小路,72道卡门之说,现存还有20余处。在以后的考察中,我们没有去过所有存在的卡门,但先后到了罗家岩、横连寨、苕坪、红岩寺、观音岩卡门。这些卡门选点之险,砌筑之巧,无不令人惊叹。所有卡门的设置,即便在现代,也是一项浩大的军事工程。经济并不发达的古代,不知有多少人的节衣缩食,血汗艰辛,才有这一伟大遗迹的存在。在对众多的卡门考察中,我们眼见之余,脑海里反复回放的是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历史画面。
在踏访罗家岩卡门的同时,我们造访了罗家岩居。所谓居通俗地说就是住岩洞,这是人类居住史上不可避免的一个程序。人类从猿变成人经历了树居到居再到半居直至屋居各个阶段,在人类社会进入经济文明后,住岩洞只是少数穷人一种无奈的居住形式。但船头寨人住岩洞仿佛并非经济原因,而是对住岩洞情有独钟。
据统计在上世纪80年代全山还有100多户住岩洞。当政府在扶贫工程中帮扶他们迁出岩洞时,许多人不愿意,这是因为船头寨人住岩洞只是一种表面形式,他们是利用岩洞的凹陷部分建房居住,这种居住方式有很多好处,一是节约建房材料,房屋后部墙壁与瓦可以节约;二是在岩洞中建屋,三面有依托,房屋更能遮风避雨稳固耐用;三是大多岩洞里有出水,周围森林环抱,可谓柴方水便。
船头寨山特殊的地质构造,形成了众多的岩洞,也为人们在岩洞中建房提供了方便,当然也不排除与船头寨人的亲石习俗有关,这在我们以后的踏访中得到印证。现在船头寨只有少数几户人住岩洞屋了,如罗家岩这户人家,后人都搬出去建了新房,两位老人依然顽固地坚持着不走,7排间的屋加上后屋共十多间,猪拦牛圈一应俱全,岩缝流出的清泉自动流入灶屋里的水缸与屋外的洗衣池,给人一种奢侈而又欲神欲仙的感觉。
同时我们注意到船头寨人即使住岩洞屋,也是讲究风水朝向的,因岩洞地势的局限性岩屋朝向不能与风水相容,如“坟打包和屋打垭”,于是船头寨人也有调济办法,他们将中屋大门斜建开成“错牙包谷”门,如罗家岩岩屋即是如此也是一道让人品味的风景。
因为有亲石情结离开岩屋居住的船头寨人,依然以石头作为建房的主要材料,并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无所不在的石文化,包括各种石质用具,这在我们的踏访中无时不见。
建屋用巨大的石块下基脚,砌保坎、院墙,用石磉凳立柱子,甚至门前亮柱下半载全部用竖立的石条,而猪栏牛圈几乎全部用大石条码砌而成,石桌、石凳、石桶、石盆、石缸、石火盆、石槽家家皆是,让人感觉这些房屋杂舍只是岩屋的过渡,但却抛弃了岩洞屋的粗放简单,上升到人文精华的高度,以大田庄谢家大屋与吴家祠堂为例,船头寨的匠师们用线刻、圆雕、镂空雕各种技法,将石柱础、石门、石天井等房屋配套设施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在大田庄谢家大屋正屋阶檐下,我们见到雕琢镶嵌在阶坎上的石壁,上刻“朱子治家格言”,字体秀美,刀工精湛,洋洋洒洒数百言,让人陡生心灵的震撼,这不仅仅是船头寨人石艺的表现,更是船头寨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