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恩施侠客行旅行社官网!

人文地理

深山绝壁架设15公里天渠引水,数万人告别靠天吃水的日子

频道:人文地理 日期: 浏览:517

数九寒天,积雪未融。大山里的巴东县茶店子镇茶庵寺村,一派节前喜庆。

这个海拔1200多米的高山偏僻村庄,曾经深度贫困,多年来村民们吃水靠天,解决安全饮水问题是当地百姓最大的心愿。从2018年底开始的供水工程,在深山里寻找水源铺设管道引水进村。

13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村里,回访设计和施工人员。回想引水过程,一段主管线必须经过名为“岩口子”的绝壁,如刀削一般,工人们克服重重困难和危险,在岩壁上钻眼打锚钉,给水管穿棉袄。一条穿越高山、峡谷和悬崖峭壁的15.5公里的主管线,宛若一条“天渠”,腾云驾雾般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经过设计施工人员的艰辛努力,这个春节前村民们终于吃上了自来水。

缺水 两把茶壶分开用

蜿蜒的209国道两侧,冬日的山峦依旧苍翠。

路边一个石牌,美丽乡村茶庵寺几个字格外显眼。“龙头一拧,水就来了,告别了几十年来靠天吃水的历史,这个春节就能过的更舒适一些。”茶店子镇茶庵寺村支书林小龙高兴地说。而就在不到一年前,这样的场景都是不可想象的,“那时我们吃水靠挑,每家还要备两个茶壶,分别给客人喝,自己喝。”村民向绍义说,茶庵寺人缺水的日子依然无法忘记。

曾经,茶庵寺村民家都有两把茶壶。 一把自用,烧旱窖水、屋顶存的雨水或者房前屋后水池中的水;一把炊壶待客,烧买来的桶装纯净水。因为这里缺水是出了名的,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地下中空,地表水渗入地下迅速流入两条暗河。山脚下的蓄水池是村民家用水的主要来源,向绍义家的一口露天水池用了十年,老俩口从洗衣到做饭全靠这里积下的雨水。向绍义说,离茶庵寺最近的一条小河,在十公里以外,往返一趟得走两个多小时,因此家家户户都得自己修水窖。每到枯水季,还得找水贩子买水喝。

2018年3月,恩施州委主要领导暗访茶庵寺后要求,下决心解决老百姓的吃水难题。当年8月,经招投标等流程,茶店子供水工程破土动工。兴源供水公司负责项目,葛洲坝设计院负责寻找水源地、设计管道路线、选择净水工艺及施工服务等重点工作。

寻水 踏遍山头找水源

找到稳定水源,是第一要务。多个寻水小组,向山里进发。

负责前期设计的葛洲坝设计院勘测人员率先开始,踏勘小组成员陈杰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6000万元,分为取水工程、输水工程、净水工程、配水工程四个部分,其中取水工程包括1个取水泵站、取水管道、4个取水坝;输水工程包括1座高位水池和15.5km的输水管道;净水工程为1座水厂;配水工程为7.5km的管道。

寻水之路异常艰辛,陈杰记得很清楚,翻山越岭是家常便饭,每天清晨出门直到下午4点还没吃上一口干粮,有时路过农家时,村民听说是为茶店子供水项目找水源的设计人员,立马热情地把设计人员拉进屋,给大家煮鸡蛋吃。“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他们对自来水的渴望。”项目组负责人何志刚介绍,为了寻找满足旱季每天至少2900吨供水量的稳定水源,项目组在半个月内徒步爬了几十座山,踏勘了数百公里,可找遍了茶店子的山头,都没有合适的水源。

镇水利水产管理站站长杨周成有说不完的找水艰辛。去年大雪,他与同事开着皮卡车到校场坝查找水源,大雪将一片竹林压倒在路上,皮卡车一头扎进竹林里进退两难。附近村民闻讯赶来,历经3个多小时的清障,皮卡车才得以顺利通过。

最终,大家在临近的绿葱坡镇发现两处位于海拔相对较高的高位水源,随后又在两处海拔相对较低的地方找到水源,给供水加上“双保险”。

引水 绝壁钉锚架天渠

找到稳定的水源地后,就要设计管线。

设计图上记者看到,一条蓝色线路标记的主管从上到下直插茶庵寺村,各种型号的配套管网组成网络,向村里延伸。在设计管线时,葛洲坝设计院的工程师发现,其中一段约100米的主管线必须经过一处叫“岩口子”的绝壁,此处与地面几乎垂直,如刀削一般,设计、施工及后期的管线维护都有难度。“如果绕行,就要多绕好几个山头,势必会增加管线的长度,进而增加成本。”何志刚介绍,团队为此开展了“头脑风暴”,解决设计、施工及后期维护难题。

“在岩壁上打锚筋,设钢筋混凝土横梁支撑管道。”“对架空管道穿件‘保暖衣’,防止冬天结冰。保温材料可以采用聚氨酯,外侧用油毡或PVC防水卷材、玻璃布等包裹,再用面漆进行处理。”“把检修栈道建成混凝土和钢结构结合的,上下游分别再设安全门,把施工难度降到最小。”……

项目组从施工、成本等角度着手把问题一个个地解决了。

2019年6月,穿越岩口子的输水管线在绝壁崖线处成功合拢,初试压通水成功,11月管网延伸工作已全部实施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记者从山头遥望,只见一片绝壁之中,穿越高山、峡谷和悬崖峭壁的15.5公里的主供水管线水管宛若一条“天渠”,腾云驾雾般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

 

乐水 大山村民笑开颜

水源选定,水管架好,哗哗的自来水流进村民家。

巴东县水利局副局长李晓亮介绍,引水工程完工后,茶庵寺乃至整个茶店子镇数万人告别了缺水的历史,老百姓喝上了放心的安全自来水。走进茶庵寺村,道路整洁村舍俨然,便民服务中心门口,“倡导文明新风,共建幸福乡村”12个大字夺人眼球。村干部谭金玉家每天一大早都会和丈夫一起打扫自家区域和村委会的环境卫生。“我觉得环境是我们大家的,作为党员,更要把环境搞好。”谭金玉说道。

自来水进了家,向绍义家的两把炊壶“退休”了,电开水器光荣“上岗”,再有客人来访,他家的电热水壶随时都能烧水泡茶。吃水难解决后,村民发展产业路子更广,村民段银书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种烟大户,而现在,他在扶贫尖刀班的指导下,把烟业换成了葡萄产业,成了村里的葡萄种植大户。如今,葡萄产业成了村里的支柱产业,其中58户贫困户种植面积占163亩,茶庵寺的葡萄成了远近闻名的时令水果,村民发展种植产业逐步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开展好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改善居住环境,建立各项制度,创新消费扶贫长效机制,从思想上带领我们全村百姓奔小康,把茶庵寺村真正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驻村“尖刀班”班长李传荣对全村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