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旅行社-湖北恩施旅游攻略站!

人文地理

著名灯戏传人——廖南山

栏目:人文地理 日期: 作者:admin 阅读:155
廖南山简介

廖南山的原籍是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乡人,于1925年12月出生且家无兄弟姊妹父母便只养了他这根独苗,尽管不算口阔之家但在那个贫穷的年代,廖家和众多农家一样仍然缺衣少食。

他12岁那年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儿,两年之后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年满14岁的廖南山在亲戚和邻里们的帮助下到当地一个木偶戏班,拜班主蒋吉安(盛家坝桅杆人)为师学习木偶与皮影艺术。从此廖南山和民间演艺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很多到湖北恩施旅游的朋友应该都还会听到这个名字,尤其是在欣赏灯戏的时候导游都会介绍。

湖北恩施旅游

廖南山从师蒋吉安前后长达十年之久,在这十多年的民间演艺生涯中,正如他自己所讲饱尝人间的辛酸苦辣和皮肉之苦,同时也学到了木偶与皮影艺术的演技。木偶与皮影要技过两关,第一是手上操作;第二是对剧目中人物形态、动作的理解和结合平时的演练,其艺非深非浅。老人讲述时既激动也伤感,笔者深为这个将近80岁的老人而感动。尤其是在他多年刻苦地钻研过程中,把木偶与皮影中的人物形态动作融为一体,把木偶过去人物的呆板动作变得运用自如。

他这一独到的创举,虽然当时引起师傅的不满(这个时候,他是戏班唯一替代师傅的主持人),但见演出的票房收入大有改观,师傅当时也就没有过于计较(蒋是个爱财如命的人),而且戏班和戏班之间的票友也大大增加(过去戏班把票友作为捧场的手段),但毕竟是处于那种年代,廖南山的这一“违反常规”的创意,最终由于同行们的反对而告失败。可是即便如此廖南山在那个年代能创新领先一步,也算是他对皮影艺术的一种大胆的探索与改革。尽管当初无人认可,而我们对他当年这一大胆的创举应予充分肯定。

从师十多年当中他所演剧目约60多出,大都是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各种剧目,因此,廖南山腹藏戏文很多。

演出剧目印象最深的有如下一些:

 《平贵回窑》、《水浒》、《杨门女将》、《白蛇传》、《薛刚反唐》、《陈世美与秦香莲》、《镜花缘》(摘取章节)、《梁山伯与祝英台》、《薛仁贵征东》、《借东风》、《十五贯》等。剧目内容大多属于惩恶扬善,反映下层劳动人民的生活与抗争,有机会到湖北恩施旅游的朋友可以去欣赏一下这些剧目。

廖南山一生拜师三人,随师蒋吉安学习木偶戏艺术的时间较长。为学习南戏唱腔,他拜过南戏班主叶顺清为师,之后才是白杨羊角坝的灯戏传人唐世东。因此廖南山是个多才多艺的民间老艺人,据廖南山自己讲幼时他没上过学但后来能认得一些字,也应归功于蒋吉安,因为廖南山每天要随海报师贴示海报,十多年下来就认得不少字。

湖北恩施旅游

从师叶顺清学南戏时间不长,前后仅两年多,廖年轻时十分聪明,尽管跟叶时间很短,但对南戏的各路唱腔,可谓无一不精,加上他在学戏方面的悟性好,对声腔的领悟能力极强,因此三个师傅都十分赏识他。

1948年他随戏班到白杨坪演出,后经媒人介绍在白杨坪找了媳妇从此便落户白杨坪熊家岩。
 
恩施灯戏的艺术形式不是很复杂,且声腔又只有正腔和小调两类,又因过去的原始调只有上下两句,因此,廖南山将南戏中的有些韵、腔糅合进灯戏里,对于形成当今完整的灯戏音乐少走许多弯路,廖南山为此作出了贡献。

他在协助唐世东灯戏演出时的部分剧目:《雪山放羊》、《洞宾点单》、《花子骂相》、《瞎子闹店》、《拦算》、《双怕婆》、《土台赠银》、《双拜寿》等。

在1966年“四清”运动及文化大革命期间,唐世东、廖南山被打为“牛鬼蛇神”,所有的道具、服装和剧本被抄毁一空。从此以唐世东为首的羊角灯戏班不复存在。

“四人帮”倒台以后(唐世东已去世),廖南山不甘寂寞,经常与文化部门交往。恩施市文化馆的蔡学让和黄应柏等人,先后从他那里搜集了许多民间艺术资料。对后来的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廖南山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1976年恩施县举办文革以后的首次全县戏剧调演,由白杨坪乡选送的恩施灯戏《小说媒》,在参加调演中,首次获得五个单项一等奖。廖南山获得由县人民政府颁发的民间优秀老艺人奖。之后白杨乡政府对民间文化十分重视,建立了白杨乡群众业余剧团并且还特聘请了廖南山为该团顾问。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