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县瓜蒌
地处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清太平镇海拔较高,过去农业结构较为单一,且当地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薄弱,缺乏适合实情的优势产业带动。然而如今这一发展问题得到了解决,探究其背后的秘密,竟是一株株长势喜人的藤蔓植物——瓜蒌。
瓜蒌,属葫芦科,可药食两用,鲜瓜外形与香瓜相似,多以食籽为主。据当地村民说:“这瓜蒌,药用的是5号或者7号的,瓜的外观和籽的颗粒比较小,而且吃了会苦。我们种的是食用瓜蒌,就是9号瓜,颗粒饱满,瓜籽当零食吃也不上火。”
据清太平镇倒卜龙村的副主任王春汉说:“黄金北纬30°的地理位置和1100米左右的海拔都非常适宜喜湿和松土的瓜蒌生长。”一般来说,瓜蒌的种植周期可达5年,从第二年开始有3年的高产期,当地的鲜瓜亩产量在初种当年就达2000多斤了,5年之后的瓜根还能够出售。在整个生长周期中,村民只需要在幼苗期和出瓜期进行驱虫,出土期、出苗期、挂果期各施一次有机肥,在农历的4-5月掐尖,保证一棵瓜蒌一根藤,就可以等待丰收了,这使得瓜蒌种植项目的性价比和可持续发展性非常高。
“一开始的投入成本虽然比较高,但是政府在第一年就发补贴帮助村民们买种苗、搭瓜架、浇筑水泥柱、拉爬藤钢丝网,所以百姓们的干劲都很足。”王春汉说道,“每年的10月到12月就是瓜蒌的成熟期了,瓜成熟之后就要及时采收,不然瓜瓤烂了,籽就发霉了,卖不出好价钱。以前我们用小机器对瓜籽进行初加工,先用人工把瓜瓤挖出来水泡,再进行机器去籽,未来我们准备引入8000元一台的大机器,可以直接对鲜瓜进行处理,效率高且产量也能提升。把籽分离出来之后及时晒干,平常市场上干籽的价格能卖到30-35元/斤。
清太平镇倒卜龙村合作社2018年刚成立,本着帮助村民精准脱贫的初心,一直致力于提出因地制宜地提供切实有效的脱贫解决方案,通过网上对州内兄弟县市实地考察之后,决定全村推广瓜蒌的种植项目。目前,全村的瓜蒌种植面积达400余亩,村民们的生产热情高涨,希望全村通过种植瓜蒌能一起富裕起来,未来等到产量提升、加工稳定、销路拓宽之后,还要推广到附近县市种植。
2019年是村里瓜蒌种下的第二年,瓜农们对产量喜人的瓜蒌只能通过上级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单一销售渠道比较担忧:“产量大了之后,如果不及时处理,瓜很容易就烂了。要是晴天还好说,晒干瓜籽很容易,阴雨天多的时候只能用烘干机了,但这样的处理方式效率太低了。”当地村委会正在积极四方调查走访寻求帮助,以拓宽这片富硒土地上出产的“药食同源,食用价值极高”的瓜蒌籽的销售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