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利川竟然有这么原生态的古院落,不看可惜
在喀斯特地形占绝对主角的利中盆地,凉雾官屋、莲台、九渡溪、马前一带竟然拥有非常罕见的石英砂地貌。除了别具一格的净水、沃土和青砂石之外,其山体岩层也独有一番韵味。由于从小生活在与其相似的环境里,这种地方更能唤起尘封已久的记忆。
在蜿蜒而上的盘山公路上,我与一群放学回家的孩子不期而遇。“铜锤、剪子、布,输了不许哭”这种边走边玩的即兴游戏,不正是童年无虑的真实写照么?
向山而行,大有一种不抵山顶不折返的无悔决心。水田环绕的村庄和劳作在野的村民是一道浑然天成的人文风景,只不过,满地落叶让人感叹时光易逝,心中不免会生出一丝惆怅、几许哀怨。
即将到达山顶的时候,一个写满故事的老院子让人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近年来,笔者探访了利川境内上百座古宅大院,但原生态程度如此之高的院落还是头一次看到。除了一条崭新的水泥路以外,竟然找不出丝毫现代化元素。
背倚峰巅、前览万山,这是国人眼中最完美的居住之所。吊脚楼村落有致,夯土墙老而弥坚,翠竹林叶竿青青、石头路苔藓斑斑……一湾群鸭戏水的鱼塘成为点睛之笔,让整个村庄有了十足的灵性和倒影。
这座老院堪称是一座土家传统建筑博物馆,其中,最有时代感的当属那座外墙上镶着五角星的白色土墙。据住在里面的老人讲,此地是凉雾乡九渡村十九组,小地名唤作牛角湾。这座老屋修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是大集体时代生产队里的粮食仓库。
对我而言此物并不陌生,因为我最早的记忆就和它有关。1979年,农村的大集体生产已处于最后阶段。我们老家的生产队里也有一个集体晒场和粮食仓库,当时称之为晒屋。在稻谷收割的季节里,每晚都要派出村民轮流去晒屋值班。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秋夜,父亲带着三岁左右的我去晒屋睡觉。半夜醒来之后,却发现父亲并不在身边。黑夜的恐惧让我大哭起来。过了一会,父亲就赶了回来,我依稀记得他的解释是夜里烟瘾犯了,所以趁我熟睡之时回到家里去拿土烟和烟枪。如今,四十年过去了,这个场景始终还清晰地停留在脑海里。
这个村庄虽然比较古老,但却没有丝毫的破败之感。这一切,得益于家家户户都有老人居住。有一位好友曾经说过,居住和使用才是对老屋最好的保护。细想之下,这句话万分有理。因为搬离,很多盛极一时的村落已破败不堪,让人徒生悲凉之感。
看,谁的母亲背着一背篓新鲜萝卜,佝偻着身子从坡上返回?不用问,这一定是在给家里喂养的年猪准备美食。庭院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屋檐下堆满了锯得整整齐齐的木柴,这样的场景让人倍感温暖。还有不到两个月时间,孩子们都要从外地回到老家过年。那时候,父母就会用滚烫的炉火和香喷喷的腊肉为他们接风洗尘。
在牛角湾大院路口,一根落光了叶子的大树以母亲的姿势默默地站立着。是等待亦是守候,等儿女们归乡之时,它一准会喜极萌芽。
人到中年身在外、家中双亲犹健在,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幸福。只不过,还有很多游子却揣着回不去的乡愁。这种难以弥补的遗憾,让人久久不能释怀。